2024年12月,民革中央公布第三批“民革示范支部”名单,民革阜阳市颍东区支部位列其中。这第3块“金字招牌”,再一次让阜阳民革各基层组织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近年来,民革阜阳市委会针对全市民革基层组织建设不均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持之以恒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对后进支部拉一把,帮助其重新焕发新活力;对先进支部推一手,在全市树立起学习的标杆;以先进为榜样,引导各支部发挥优势、各展风采,实现了阜阳民革各项工作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拉一把——恒心帮扶焕发新活力
2021年是市委会和支部集中换届的一年。2021年前,个别支部因为党员人数少、老龄化严重等历史问题长期未换届,支部活动处于停滞状态,也给市委会工作开展带来一些掣肘。
在此情况下,市委会主委陶颖亲力亲为,以支部换届为契机,引进“源头活水”,破除重重阻力推动换届工作。
“绝不允许有一个支部‘掉队’。”她在市委会全委会议上如是说。
为此,陶颖多次前往长期未按时换届的支部所在单位,与单位负责人沟通,与骨干党员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减轻思想顾虑,并在主委会议和全委会议上将支部换届工作形成集体共识。在陶颖带领的市委会的全力推动下,有热情、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骨干党员主动扛起支部工作的责任,支部组织生活趋于正常。
此外,市委会在党员发展中也向幼儿师专支部等党员少且年龄偏大的支部倾斜,在发展新党员方面给予优先,给支部增加新鲜血液,改善了支部的年龄结构。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鲍梅带领机关同志手把手教新班子如何开展工作,帮助支部捋顺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职责,组织支部骨干党员参加民革安徽省委会和市委会的各项活动和培训课程。
王文芳参加省委会教育帮扶活动
2023年9月,在市委会的推荐下,幼儿师专支部主委王文芳参加省委会在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镇开展的教育帮扶活动,为在校师生作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感觉收获颇多。
“感谢咱们市委会一直以来耐心地指导和帮助,我们支部工作才能这么快进入正轨,更别说有机会参加咱们民革省委会的活动了,太谢谢了。”王文芳对市委会同志说。
秉持“不允许有一个支部掉队”的原则,“冷”支部终于“热”起来,市委会的履职活动中也越来越多出现他们的身影。
推一手——倾心指导树立新标杆
陶颖在颍东区支部调研基层组织建设
“欢迎陶主委一行来颍东走访调研!”2023年7月26日下午,陶颖冒雨来到民革颍东区支部,调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现场与中共颍东区委统战部负责同志座谈,协调解决了该支部“民革党员之家”办公条件提升问题。
这一年是市委会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的重要一年。
按照省委会关于示范支部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市委会鼓励颍东区支部和市直四支部积极参加省级示范支部创建评选。市委会领导多次和两个支部班子成员座谈交流,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陶颖先后三次到颍东区支部调研,听取支部工作汇报,协调中共区委统战部为其改善办公条件。鲍梅带领机关同志与支部对接,对照示范支部创建评分规则,查补短板和弱项,指导支部完善工作机制。
“市委会这么下大力气支持我们,我们自己也要拼一把,对照示范支部创建的标准,把各项工作往前看、往前赶,争取首创首成。”颍东区支部主委王飞在支部班子会议上说道。
经过统一思想,颍东区支部全体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切实把每一条标准落到实处,把每一次查缺补漏变成示范支部创建的一个个坚实的脚印:进一步完善了常态长效的学习、会议制度,提升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每位党员的履职自觉,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全面发力;协调一名党员专门负责支部办公室工作,负责资料收集、联络对接、工作统筹等……
在市委会和支部共同的努力下,颍东区支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等各方面都实现了质的提升和突破,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支部创建水到渠成。
2023年,颍东区支部、市直四支部被省委会评为省级示范支部。2024年,颍东区支部获评第三批“民革示范支部”。两个支部的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先后荣获省委会、市委会多项表彰。
带一程——悉心引导各展新风采
市直一支部党员之家揭牌
有了示范支部的模范带头,其他支部的主动性也调动了起来,相互之间交流借鉴、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市委会引导和带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4年7月16日,随着民革安徽省委会副主委檀结庆、秘书长汪炳俊和陶颖共同将红绸掀起,民革阜阳市市直一支部党员之家正式揭牌成立。
支部主委张青岩开心的合不拢嘴。旁边有人打趣道:“张主委,今天可是这半年来看你笑得最开心的一天了!”
这是阜阳民革第一个与社区共建的“民革党员之家”。
市直一支部是2019年省级示范支部,在市委会各支部中一直走在前、作表率。自从颍东区支部、市直四支部等支部在市委会的工作中各展风采,张青岩也有了“危机”意识。为了继续保持“领先”,张青岩决定把党员之家建起来。
他多方寻求帮助,到处寻找合适地点。在看到外地市有把“民革党员之家”建在社区的做法后,他立即与当地社区联系,同时向市委会报告。市委会给予了大力支持,鲍梅多次与中共颍州区委统战部协商,最终促成市直一支部党员之家在颍州区肖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之后,市直一支部依托社区开展理论学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示范支部“成色”更足了,“招牌”更亮了。
有了市直一支部的先例,2025年2月,民革颍州区支部党员之家在颍州区莲池社区揭牌。
除了在自身建设上比学赶超,各支部也踊跃参加、争相开展各项履职实践。
民革安徽省委会、阜阳市委会在大庙集镇联合开展“博爱·牵手”暖民心行动
多年来,每年春节前夕,市委会都配合省委会到太和县大庙集镇吴桥村开展“博爱·牵手”送文化下乡活动,邀请部分阜阳中山画院的民革党员艺术家为当地干部群众写春联、赠字画。
然而最近两三年,这项工作也“抢手”起来了。在市委会的统筹下,颍东区支部、市直三支部等支部党员中的医疗专家主动参加,为留守老人、返乡村民提供医疗咨询;颍州区支部等支部募捐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送给当地困难群众;市直四支部党员中的律师入驻省委会设立的安徽中山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吴桥村工作站,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各支部你追我赶,共同擘画了阜阳民革的生动画卷。
2025年是民革“履职能力建设年”。民革阜阳市委会将持续推动“四位一体”建设走深走实,以高质量自身建设推进高水平履职,为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弘 甘齐齐)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