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员风采
铜陵民革党员胡睿:让李白诗中的“雕胡饭” 穿越千年时空再现

浏览:320 发布人:宣传部 2024/08/08/10:56



五松山下,天井湖畔,有一家规模较大的餐饮酒店——铜陵市宝泓餐饮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天下生肖宴会中心。与众不同的是,其旁边有几艘美丽的游船。这几艘游船仿佛是游动的餐厅,游客们可以一边品尝着铜陵本地的传统美食、土特产品,一边欣赏着铜陵的湖光山色、绝美风光。美景、美食、美船,“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它更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天井画舫。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睿是铜陵民革党员,从事餐饮行业20余载。作为铜陵人的她非常重视铜陵本地餐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那些土得掉渣的大通茶干、太平街烧饼、汀家洲的臭干子,还有本地出产的山笋、莒蒿、生姜、大豆、鱼虾鳖鳝等,在她的餐厅里都能做出令人拍案叫绝的菜品。这些上承历史、下接地气的美味佳肴,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因而,她经营的餐厅总是食客盈门、摩肩接踵。

将食物做到至善至美、做到极致,是胡睿不懈的追求。遵循物以稀、食以奇、味以美为贵的原则,胡睿不断挖掘开发美味佳肴。当在史书中看到雕胡饭时,她就跃跃欲试,加以开发和引进。

雕胡是古人爱吃的一种食物,又名菰米。雕胡形如蒲苇,野生,一般长于陂泽河边,高约一米,地下部分为白色,地上的茎直立,开出白色的小花,每到秋季便结出像燕麦一样黑色瘦长的果实。农家将其果实采下来再经过晒干,便就是雕胡米。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煮出的米饭特别的香糯可口,被称为“六谷”(稻,黍,稷,粱,麦,菰)之一。

雕胡饭是招待上客的食品。铜陵地区的雕胡饭源于唐朝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大诗人李白在铜陵地区游玩时写下《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雕胡是野生植物。随着环境而变迁,在今天的铜陵想吃一口雕胡饭也非常不易。胡睿想,铜陵没有了这种雕胡米,难道其它地方也没有吗?她下定决心:“世界那么大,只要这种米存在,我就一定要找到它!”

“功夫不负有心人”。胡睿带领她的研发团队,跑遍了铜陵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终于得到了这样一条信息:在南美洲上,这种物种还没有完全变异,并有一家公司已经成功地引种了这种雕胡米。她通过了各种渠道,终于联系到这家公司,购进了这种在那里称作“野米”的雕胡米,又添加了我国黑龙江省出产的五常大米及陕北的小米、青豆、玉米等各种辅料,经过了上百次的试验,终将这一已失传了1000多年的雕胡饭研发出来。铜陵市美食同行、历史文化学者以及相关人士的品尝后,一致认为符合历史文化风格!

胡睿因地制宜,将天井画舫的游船进行了装饰改造,其风格与唐时的格调相适应,将“雕胡饭”安排在天井画舫。每到夜晚,画舫在1200多亩的天井湖中穿梳往返。“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食客一边品尝着这千年美食,一边观看着湖光山色。雕胡饭也被纳入铜陵地标性美食。

胡睿说,我们经营的是餐饮,传承的是文化。雕胡米承载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结晶。“雕胡饭文化”和“李白在铜陵的历史与文化”,也是铜陵的历史文化遗产。只有“活”起来的历史名人资源和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在城市发展中保留和传承。

胡睿表示,还要对这一铜陵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进行更深地挖掘、系统整理,尽最大可能体现出其原貌、原质、原生态,为铜陵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作出贡献!


(文:俞俊年)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