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革要闻
民革安徽省委2012年参政议政成果丰硕

浏览:2835 发布人:宣传部 2013/03/14/9:38
    2012年,民革安徽省委参政议政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精心选题、深入思考、充分调研、集思广益,在市委会、省直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向2013年1月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交了26件集体提案,其中书面发言7件,口头发言2件。
    这26份提案,围绕“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这一省委省政府中心目标,从民革参政议政擅长领域入手,内容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三农问题、社会管理、教育、文化、金融、旅游等多个方面。
    三农问题一直是民革安徽省委参政议政的重点。今年26件提案中有8件提案“涉农”。为建造美好乡村,改变目前农村生活环境普遍“脏乱差”,基础设施“短腿”严重,存在垃圾乱倒、杂物乱堆、柴草乱垛、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五乱”现象,民革安徽省委提交提案《强化农村环境整治,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议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市场秩序整合整治、文明新风营造等多管齐下,合力整治农村环境,实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全面完成建设美好乡村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201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我省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现代种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种业发展工作整体呈现健康向上的发展趋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与深层次矛盾也比较突出。种子企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教学单位对企业育种创新支持不够等老问题依然存在,科技人才面向企业流动的积极性不强、科研教学单位剥离商业化育种的主动性不高等新情况不断凸显。针对这种情况,民革安徽省委提交提案《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推进现代种业健康发展》,建议:注重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扶持,鼓励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进改革创新,稳步建立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着力营造现代种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他的三农问题提案还涉及了皖北粮食生产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我省实施油茶北移战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力度等方面。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可以说,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安徽实现“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当今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目前我省在文化科技融合上存在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成果评价的非需求导向、行政主导的研发模式、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人事制度的缺陷等问题,民革安徽省委提出建议:增强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及其下设办公室的权威性及规范性,使这一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大力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细化、深化我省2012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并完善文化科技融合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服务平台;大力推动新型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文化科技人才职称评审、医疗服务、配偶安置和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此提案提交省政协后,由吴延利副主委代表民革安徽省委作了题为《加快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促进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会口头发言,获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唐承沛批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于文化发展的引擎作用,为文化长上科技的“翅膀”,是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请省科技厅研究吴延利委员的建议,在目前良好起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已经拟定的政策举措,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有力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在生态环境方面,民革安徽省委提交5件提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经有了两年的发展,各项优势逐步形成,产业承接有序推进,示范区基建设施及配套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示范区自身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外部拦截因素导致“三高一低”企业进入示范区,示范区内部同构竞争极易造成产业转移无序承接等原因,示范区潜在的资源和环境风险尤为值得注意。为此,民革安徽省委提交提案《关于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工业污染防控工作的建议》,建议从三个方面做好污染防控工作,包括:严格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构筑“三高一低”企业、低水平重复项目的防火墙;做好示范区规划布局,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转移产业,补充、延长、拓展产业链,减少工业污染扩散;争取上级及外部资金、技术支持,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另外,在提案《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生态保护 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中,民革安徽省委建议,在国家没有出台《饮用水法》前,安徽省出台地方法规,保护好皖江饮用水水源地,保障好饮用水安全。(武骏)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