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以来,安庆市遭遇特大暴雨,江、湖、河、库全面超汛限水位,长江干堤水位超过警戒线,内湖堤防全面超安全水位,全市150余万人口受灾。面对灾情险情,安庆民革党员坚守本职岗位,主动服务灾区,展现了民革党员应有的风貌。
迅速成立防汛抢险救灾突击队
7月5日下午,接到中共市委统战部《关于动员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投身防汛抢险救灾的紧急通知》后,民革安庆市委随即召开主委办公会议,召集全体市委常委以及机关各科室负责同志研究部署安庆民革防汛抗洪工作。
经集体讨论,决定迅速成立民革安庆市委防汛抢险救灾突击队,由市委会主委程秋月任队长,市委常委以及机关全体同志任成员。会议同时向全市16个支部和党员发出号召,要求尽快行动起来,坚决贯彻落实中共市委统战部关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部署,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发挥民主党派特色优势,为全市夺取防汛抗洪工作的全面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
排除内涝,巡查江堤,全力守护城市屏障
安庆市华中路北三巷是安庆市的老积水点,地势低洼,每逢暴雨季节极易形成内涝。7月3日至4日,为排除北三巷的内涝积水,根据区防指的统一部署,民革安庆市二支部主委、迎江区市政工程处副主任张宜城带领工作人员奋战两天两夜,泵机不停人员不休。积水基本排除后,张宜城又迅速投入到泵机的维护保养工作中,为迎战洪魔做好后续准备。
安庆市渡江路老汽车轮渡到新汽车轮渡段,是民革安庆市一支部主委、迎江区新河街道办事处妇联主席潘晓玲的防汛责任段。这段全长508米的江堤,每小时必须巡查一次,仔细巡查一次需要30分钟,自7月3日晚间上堤巡查以来,潘晓玲和她的同事们严防死守,紧盯险情,已经记不清走过了多少遍,查看过多少角落。
安置老人,妥善照料灾区群众

7月6日下午,民革安庆市十支部党员王宝珍开办的安庆市怡人堂养老中心迎来了首批33名灾区转移安置老人,这些老人均是从迎江区新洲乡敬老院转移而来。据悉,这次洪灾中新洲乡受灾严重,汛情紧急,加上新洲乡地处江中孤岛,缺乏转移安置点,经过民革安庆市委和迎江区民政局的协调,安庆市怡人堂养老中心主动请缨,积极承担起安置老人的任务。

为让老人们住的安全、舒心,王宝珍亲自带领中心工作人员对房间进行了重新布置,添置了新家具,调整了菜单食谱,购进了一批常用药物。她还表示,有些工作人员奋战在抗洪一线无暇照顾父母,养老中心将免费提供24小时看护老人的服务,尽力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目前,爱心志愿者以及民革安庆市委会组织的部分基层党员正在协助中心工作人员开展老人体检、房间清扫、家具搬运、采购生活用品等工作,帮助转移安置老人打消顾虑,尽快适应新环境。
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
“需要我们做些什么?”,不管是在灾区群众安置点,还是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线,这是这几天最常从民革党员口中听到的话语。“老人们急需枕头、床单等生活物品”,“我们这里还能提供一批矿泉水和方便面”,这是最近安庆民革交流群中最常见的信息。洪灾当前,共克时艰,这是当前安庆民革全体党员共同的心愿。
党员企业家们行动起来了,7月4日至6日,短短3天时间里,王宝珍、吴满红、王红、胡红兵、汪让之、徐三童、刘行九等民革党员企业家,或自主组织捐款捐物活动,或参加社会团体的公益爱心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潜山县、迎江区、宜秀区的部分灾区群众安置点累计捐赠了价值3万余元的物品。
党员医疗专家们行动起来了,7月6日下午,在得知新洲乡敬老院30余名老人转移安置到安庆市怡人堂养老中心后,民革党员医疗专家们迅速赶到现场,为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心理疏导,向他们宣传普及转移安置期间的卫生防疫知识。7月9日上午,民革安庆市立医院支部的党员们来到怡人堂养老中心安置点,为转移安置老人进行免费体检,提供问诊咨询,还向养老中心赠送了价值2000余元的药品以及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为确保能够及时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支部决定每天安排一名党员医疗专家下班后来养老中心安置点进行巡访,进一步充实安置点的医疗力量。
支部行动起来了,一支部、二支部、四支部、七支部、十二支部、十五支部等安庆民革16个支部纷纷响应市委会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的倡议,组织党员以多种形式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资金不足,从支部主委到普通党员自掏腰包,缴纳特殊党费;运力不够,大家的私家车上满载着粮油、折叠床、手电筒等生活用品,奔赴安置点;人手紧缺,党员们放下手头工作,积极参与到转移安置中去。
潜山县水吼镇是这次洪灾中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受灾群众多为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在了解到当地安置点物资紧缺的情况后,7月5日下午,民革安庆市十二支部部分党员在支部支委、安徽兴企投资公司董事长徐三童带领下,赶赴位于水吼镇程湾村的灾民安置点,向安置点的灾区群众捐献了价值5000余元的衣物、棉被以及日用品,为灾区群众渡过难关贡献民革党员的一份力量。
一双双手,一颗颗心,将安庆民革全体党员的点滴心意汇聚成一股暖流,在洪水巨浪前彰显出民革党员应有的精神风采。(朱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