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言立论
理性看待“雷人提案”

浏览:10730 来源:团结报2009/3/21 发布人:参政议政部 2009/06/22/9:56
                                                    理性看待“雷人提案”
                                                         作者:蔡永飞
 
    2009年两会期间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雷人提案”。    “雷人”,是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新词,意思是令人震撼。“雷人提案”是指那些引起公众争议,可操作性短期看较为困难的提案。本来“提案”专指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提交(平时也可以提交)的意见建议的一种文体,但“雷人提案”也泛指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上提出的议案、建议。       
 
    什么样的提案称得上是“雷人提案”呢?从多种媒体列举的案例来看,被提到次数较多的“雷人提案”有: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关于发行1000元钞票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吴刚提出的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倪萍提出的立法封杀“山寨现象”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关于在烟盒上印刷醒目的烂肺、烂牙、骷髅等图片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提出的实行每周4天半工作制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的用10年时间恢复使用繁体字的建议等。       
 
    “雷人提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都非常感性——比如提出恢复繁体字建议的委员潘庆林,他是海归人士、企业家,可能是在海外与华人华侨的交往中发现大陆简化字与台湾和海外使用的繁体字存在着交流的障碍,就提出了这样的提案。其实,如果潘委员稍作研究就可能不会提这个提案了,因为这个提案很多年前就有人提过,2008年两会期间也讨论过,国家语委早就解释过不能恢复繁体字的原因,报刊上也早已经有人把这一问题讲清楚了,公众对此也广泛认可。
 
    虽然代表委员议政和学者做学问是不一样的,即使别人或者自己提过的意见建议还是可以再提,但如果能作出比较深入的研究,那么他们的意见建议就可以有更多建设性。
 
    有一些评论者对“雷人提案”颇多微词。笔者认为,代表委员也不必因为提出了“雷人提案”受到非议而感到不安,因为“吾道不孤”,古今中外都有这样的“雷人提案”。在一定意义上,今天的代表委员和我国古代的言官在职能上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要就国家治理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由于选拔标准比较高,古代言官也基本上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在宋代,按照司马光的说法:“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就是说,要想成为言官,必须要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
 
    事实上,代表委员提出议案提案应当是一种十分理性的行为,要提出议案提案,应当通过深入调查考察,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还要查找大量资料进行充分研究,不仅了解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已经就相关问题做了什么,了解理论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已经发表了什么意见,也了解其他的代表委员已经提出了什么建议,而且一定要在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富于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以确保自己的意见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参与者,代表委员可以更理性一些、专业一些,使提交的议案提案更具有严肃的、庄严的政治意义。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