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革要闻
【关注全国两会】马传喜委员:建立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

浏览:529 发布人:宣传部 2024/03/08/11:43



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

“主销区是国家粮食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建立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制,能够进一步缩小产销区经济发展差距。”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马传喜重点关注粮食生产安全。

马传喜指出,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全国的80%,特别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5个净调出大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多年来,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每年要投入大量耕地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机会。由于粮食生产效益低,对财政贡献有限,主产区的产粮大县往往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每年还要从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中拿出一部分支持粮食生产,导致生产的粮食越多,财政越困难。

“就拿安徽省来说,粮食生产排名前20位的县(市、区)中,原国家和省级重点贫困县就有16个。粮食主产区经济实力不强、财力薄弱问题挫伤了主产区党委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马传喜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围绕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作了有针对性的部署。建立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制,能够进一步缩小产销区经济发展差距,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为此,他在提案中建议,启动横向补偿机制试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据各粮食净调出省的调出总量,参考粮食生产资源消耗、全国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合理估算补偿资金总规模。按此规模,以粮食主销区省份为主,中央财政作为补充,设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金。选择经济发达、财政水平较高的主销省份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启动试点,根据主销省各自的净调入量,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等因素,科学分级分档,确定补偿资金调节系数和缴纳标准。由基金出资,每年根据净调出的粮食品种、产量等,拨付奖励资金,并根据试点情况,逐步适当扩大试点省份范围,建立起更高层次、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产销区结对帮扶机制。推动粮食主销区根据自身实际获益比例建立专项基金,通过结对帮扶方式,对主产区水利设施、农田建设与改造、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补助。引导主销区积极向主产区投资粮食产业,促进双方在粮食生产、储备、加工、销售等环节广泛深度合作,由“供需合作”变为“供应链合作”,与当地共建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加工园区和营销网络,培育具有带动性与引领性的企业。

加快主产区粮食大县经济发展。鼓励主销区经济强市、强县定点帮扶粮食生产大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提高主产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共同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助推主产区从“卖原粮”向“卖产品”转型,从“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型,激活产粮大县的经济“造血功能”,加快形成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粮食产销合作新局面。(张燕燕)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