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员风采
“四农教授”的土地情

浏览:2450 发布人:宣传部 2015/04/16/16:47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国,有很多地方土地很多,粮食产量也很高,可是耕地质量欠高,甚至有些区域的耕地遭到污染。因此,在一次次的调研之后,拥有生态粮仓、健康土地的愿望,紧紧地揪住了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硕导於忠祥的心。作为安农大土地管理学科带头人,他先后深入省内外100多个乡镇,指导现代农业开发,推广农业新技术,培训农民50多万人次,许多乡村的农民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自家教授”。
    於忠祥,是安徽巢湖人,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副主任、民革安徽省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革安徽农业大学支部主委、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安徽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资源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安徽省政协委员。作为学科的带头人,於忠祥研究土地,情系“三农”,用他自己的话说,“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我这个‘四农教授’,可是一刻也离不开土地哦。 ”为什么於忠祥称自己是“四农教授”呢?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农大的教授、研究农业的专家,还是对应农业口的政协委员,加在一起就成了“四农教授”。
 
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献真情

    “除了教学,我每年多半时间在基层农村,知道科教对农业现代化意味着什么。 ”於忠祥每一次说起“三农”,就脑门发亮,眼睛发光。他说,大学教学的延伸是科研,当今高等院校的科研出现两大趋势:“顶天”不断追踪最新科技成果的前沿,进行基础性、创新性研究;“立地”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不过,於忠祥还是更多地将目光锁定在“立地”的项目上。他搞农业技术推广,在安徽省粮油生产大县肥东家喻户晓。肥东县石塘镇的一位村民说,“於教授每年来我们这里不下六七十趟,咱们这一片老百姓没有不认识他的。 ”有一年夏天,当地示范推广於忠祥主持的国家级项目—优质油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幼稻分化阶段遇上大旱,8万亩示范田的稻苗干枯,於忠祥得知后,急忙带着一批农技人员,冒着39℃的高温,挨个查看每一块田地,手把手指导农民采取应对措施,每天要跑上十几个小时,一连四五天下来,於忠祥他们几个人皮肤晒得黑红,个个都瘦了好几斤。
    於忠祥说,“庄稼一枝花,全靠技术来当家。”如何让土地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益,是农民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农业科技人员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从1995年开始,於忠祥配合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厅和国土资源厅,在易旱而且岗冲交错的江淮分水岭区域,建立了花生、油菜、水稻、高粱、瓜果蔬菜等多种优质农作物增产项目示范区。他的具体做法是,以安徽农业大学组成的技术组为骨干,依托现有的县乡级农技推广网络和农民技术能手,推动项目区科技普及,通过树立样板,以点带面,使一批先进实用的栽培新技术和新品种辐射到整个开发区乃至整个江淮分水岭地区。实施项目的技术路线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区,在推广区内开辟数万亩农田作为示范区,在示范区内选择数千亩作为高标准示范片,在示范片内确定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示范块,在各自然村选拔一些种田能手和种植专业户以及热心于科学种田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然后向广大农户辐射。
    如今,踏上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安徽肥东和肥西、长丰、六安、巢湖等市县,随处可见於忠祥领衔的农业推广项目在此生根、开花、结果:
    1995年至1998年,在肥东建立的省级5.5万亩油料作物综合增产示范区,推广区面积20万亩,辐射区面积50多万亩,创经济效益4亿多元。
    1998年至2000年,实施国家级油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区8万亩,推广辐射区面积115万亩,创经济效益2.3亿元。
    2000年至2001年,在长乐乡建立省级千亩优质蔬菜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创立了“课堂讲解现场示范巡回指导组织观摩”的技术推广模式,为江淮地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示范,实现了耕地的集约经营。2000年至2001年,在护城乡建立了千亩以上的丰穗高粱高产栽培示范区,推广辐射范围已超过了万亩以上,产量达到516.9公斤/亩,产投比超过了8∶1。
    身为教育工作者,於忠祥不仅乐为农民当老师,更善于为师。在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过程中,他看到不少农民害怕“不懂理论”或“程序复杂”,所以不愿学习新技术。於忠祥便想着法子编印了一些口诀和手册,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程序简单化,明确告诉农民“何时该上肥、何时该灌水”,农民只要对照手册就能实行。农民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他们纷纷说,“这新技术变成了‘傻瓜农业’,操作简单,学起来还真不难。”就这样,於忠祥先后深入100多个乡镇,足迹遍布省内外,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一对一帮教等方式,培训农民50多万人次,成功解决了脱毒甘薯、油菜育苗移栽、地膜覆盖花生板栗套种、瓜果林立体生态农业等多项课题。
    於忠祥还利用所从事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将选题与“三农”紧密联系在一起,牢牢抓住农民主体,紧紧依托农业载体,把技术传到农村,把服务送给农业,把效益留给农民。为调查土地资源状况,他跑遍了全省的山山水水;为了解耕地利用情况,他走遍了江淮大地;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他连续数月在外奔波,多次过家门而不入。这些年来,他的科研选题几乎都与“土地”相关,他所完成的“安徽省土地整理状况调研”、“安徽省土地利用规划”等重大项目,受到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的一位领导说:“於教授谦虚的作风、精湛的业务和诚诚恳恳为‘三农’服务的态度,值得每一个科技人员学习。 ”
 
忧农民之所忧,积极关注土地流转问题
 
    多年在农民中摸爬滚打,让於忠祥十分熟悉农民的生活和需求。在给大家送去农业新技术的同时,他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农民利益保护上来。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於忠祥先后提出了《关于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建议》、《关于促进农村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等几十份提案和建议,每一件都与“三农”问题紧密相关。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的民革安农大支部连续5年提交了60多份涉农提案,推动解决了许多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难题。
    如今,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已成大势。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使农村耕地尽快形成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新型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际上是对农村利益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土地产生更大的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然而,在调研中,於忠祥却发现土地流转在一些地方由于操作不规范,甚至是违法行事,到头来不仅浪费了土地,也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就如位于市城郊结合部的某县有一个村,现有耕地面积11000多亩。2012年以来,这个村已流转耕地面积3000亩。但部分土地流转后,因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造成粮食绝收,承包人跑路,不少农民吃了“哑巴亏”。在了解情况后,於忠祥发现该村在流转土地过程中,先前并没有对承包人的实力进行考察,也没有通过公正和担保来化解风险,仅仅就根据承包商的投资项目建议书,就允许他来入驻投资了。
    看到当地农民憔悴、悲伤的样子,於忠祥的心里不是个滋味。那段时间,他满脑子都是土地流转的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日夜的查阅资料与思索后,於忠祥认为,目前土地流转过程中,一方面存在法律程序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农民对土地经营权与承包权的分离还有一种担心。而导致这些不规范行为发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没有定位好。政府应该更好的是发挥它的服务职能,而不是它的全部的包办、代办职能,土地流转应该以市场来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他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好多人头脑发热,甚至土地流转下指标,这个行政行为是错误的。土地流转和分田到户不一样,分田到户是全国农民在勒紧裤腰带的情况下,受生活环境的胁迫,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土地流转有很多农民心里还有顾虑,他到了城市去以后,如果土地要丢失了,回来以后就没有生活保障了,所以一旦我们把进入城镇转移人口的保障问题解决了,我们土地流转的速度就会加快了。 ”
    再者,於忠祥还认为土地流转的不规范还因为农民的土地没有确权,流转以后就没有享受土地权利的法律凭证。要想土地流转进入规范化、程序化,避免矛盾发生,必须要尽快对农民承包的土地确权发证。
    对于土地流转问题,於忠祥多次提出,农村要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的基础上,任何组织不得强行干预,硬性流转,这需要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切实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位,实现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规范化、法制化,为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抓健康土地,建生态粮仓
 
    至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虽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丰连增,但粮食进口量同样创历史新高,粮食缺口继续加大,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於忠祥表示,作为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安徽理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不仅要确保耕地数量、守住耕地红线,更要确保耕地质量,建立耕地健康养护促进机制、实施土地生态整治工程,这样才能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的双安全。他认为,“一定以洁净的水源搞灌溉,以绿色的过程搞生产,以安全的种子去种植,那么这样食品才能保证我们人体健康。 ”
    带着绿色健康的理念,於忠祥多年来致力于粮食的优质高产的研究中,对土地的质量要求格外高。他告诉记者,我国未来粮食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既要保证百姓吃饱,更要保证百姓吃好,要把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建成中国的生态粮仓。生态粮仓建设就是提高耕地的“健康”水平,不仅要保障耕地“体壮”,生产能力高,而且要保障耕地“没病”,土体无污染,同步实现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无论是粮食安全工程,还是食品安全工程,其治本之策是抓源头建设,只有狠抓耕地质量工程建设的源头,保证土地健康,才能建成生态粮仓,这就要对耕地进行健康“体检”。
    在对土地质量的研究中,於忠祥认为,耕地健康“体检”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我国耕地进行全面普查与诊断,查清健康土地、亚健康土地和不健康土地的面积、比例及分布,并建立土地健康档案。健康土地是指“体壮无病”的土地,既能保障高产稳产,又没受任何污染,符合生态粮仓建设的要求。不健康土地是指“体壮隐大病”的土地,即使高产稳产,但因其受到污染,生产的粮食不可食用。由于其形象好,口感好,肉眼不能识别,所以隐患很大,只有通过检测才能发现。亚健康土地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无病体不壮”的土地,即土地没受污染,但属于中低产田,生产的粮食可以放心食用;二是“体壮有小病”的土地,即土地能获得高产稳产,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是“体弱有小病”的土地,即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的中低产田;后两类耕地生产的粮食必须经过检测。
    依据耕地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我国耕地健康现状,包括结构与布局、特点与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编制土地健康布局图,进而编制耕地健康保护与提升规划,为生态粮仓建设提供依据和方向。对健康土地,要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如推行绿色的生产过程,利用洁净的灌溉水源,引种安全的种子等;对“无病体不壮”的亚健康土地,除采用健康土地的相关保护措施外,重点是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现高产稳产;对“体壮有小病”的土地,重点采取修复措施,清除耕地体内“垃圾”,提升食品的安全度;对“体弱有小病”的土地,要采取提升与修复并重的举措,实现耕地健康整体水平提升。对不健康的土地,要本着边利用边修复和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土地修复规划。要加强农产品原产地和流向的监控与管理,在不健康土地没达到修复标准前,其生产的农产品只能限于工业用途。
    摸清了土地的健康程度后,就要因地制宜进行整治。在土地整治这一块,於忠祥提出,土地整治要突出耕地健康提升优先的原则,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向土地生态整治工程转变,即土地整治要实现耕地面积增加、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环境美学效果和土地修复等四位一体化,杜绝只追求高产稳产和景观效果而忽略土地修复的土地整治行为。
    多年来,於忠祥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田间地头,是村民的好老师、好朋友。在他的参与和指导下,安徽省数十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得以顺利完成选点、规划和建设。他全程参与合肥市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选点、规划与建设,吸引投资超2亿元;先后完成《安徽省农用地产能核算》等科研项目20多项,参与制定的《安徽省土地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徽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指南》已发布施行,为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生态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先进个人”、“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称号。
    常年致力于学术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於忠祥,时刻不忘自己身为政协委员的职责,每年都向民革中央反映调研“三农”材料,有的还被全国政协列入提案,他多次陪民革中央领导到外地调研,凭着多年来到省内外对农业问题的调研,多次提出要规范土地程序,降低土地消耗强度的建议,他的建言献策多次获得省级领导的批示以及民革中央的表彰。
    一个教授,在家做好学术研究不难,在耕地上教农民理论知识也不难,难就难在365天里天天心系农民与土地,用自己的学识帮助农民走向小康生活,於忠祥就是这样的人,虽身兼多职,但样样尽责尽职,把自己的一片真情洒向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洒向他最挚爱的黄土大地!(梁龙 奚正喜)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