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查看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不应忽视“副中心”策应作用

浏览:6091 发布人:参政议政部 2017/06/01/8:33

民革党员,池州市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科科长严萍反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要注重发挥“副中心”策应作用。

一是原始创新“策应地”。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框架下,优化产学研配套机制,围绕大科学装置、量子通信、铁基超导、语音识别等前沿项目建设,采取智力入股、校企对接等形式,出台相应政策激励措施,吸引实验基材、数据分析、外设等配套项目入驻“副中心”,带动本地科研创新领域发展。用好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配套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研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科学装置建设,优化前沿科学技术供给,提升“副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和后劲。

 二是成果转化“加速器”。深化“政府投资入股、上市后股份奖励”等扶持措施,为科研机构和企业牵线搭桥,促进研究成果就地转化,助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引入风投、孵化器和科研基金,建立试错、容错和市场化培育机制,引导和支持初创科研成果健康成长,尽快从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

三是产品落地“流水线”。围绕科研项目转化,积极在“副中心”布局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境工程、工业机器人等现代制造业集聚,扩大产业规模,承接试样生产向批量制造的转换,抢占市场蓝海。采取“区域性总部”模式,推动“大科研”“大制造”分工配合,协同发展。

四是产城融合“试验田”。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和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建设,融合“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现代城市经营理念,在“副中心”城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工业旅游开发等方面,大胆尝试和运用初创科研成果,提升城市科技品位和美誉度。鼓励环境工程、污染治理等初创技术用于现有企业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

关注微信公众号